首頁 繼妹非要和我換親

第142章 今日,他真切的看到了民間疾苦!

字體:16+-

話及至此, 魏同和不由自嘲笑笑,跟著又道:“應當說, 當地大部分官員, 都同老臣不大對付。”

謝堯臣意會其意,了然點頭。大魏各州府皆設通判,知府為正四品,知州為正五品, 通判則為正六品, 但知府和知州都怕通判。因通判相當於皇帝眼線, 於各地監察官員。

地方出台的行政文書, 都需與通判一同簽署, 方能生效,知府和知州的很多決定,都並非他們自己能夠拍案, 皆受通判製約。

謝堯臣接著道:“外祖父在靜江府, 這已是第九個年頭, 不知這些年,同當地知府、知州,都出過哪些分歧?”

魏同和眉峰微蹙,回道:“整個廣南西路,不似中原之地富庶,人口亦少, 錢糧兩庫皆無有富餘。自老臣至靜江府, 知府共換了兩次, 如今的趙知府趙文薪, 乃兩年前到任, 曾為臨安府秀州知州, 頗有政績。陛下升任其為靜江府知府,想叫其亦在此地做出些政績來,但靜江府本就不富裕,錢糧都很難支撐其施展拳腳,於是趙文薪思來想去,便決定增收橋頭稅,但增收橋頭稅的文書,老臣一直不同意簽署,僵持兩年之久。”

橋頭稅,顧名思義,設在橋頭的稅。百姓若是想過橋,便得交稅。若不交稅,便會連所帶貨物一同扣下,損失更重,所以橋頭稅一旦設立,大部分百姓若想生活不受影響,順利過橋,就得老老實實交橋頭稅。

大魏有些州府,確實是會設橋頭稅,但如今大魏整體來講比較富庶,橋頭稅如今已是少見。橋頭稅,增加官府收入的一種方式,並非極其十惡不赦。

謝堯臣聽罷問道:“那外祖父為何不同意?”他的直覺告訴他,那甄娘出現在魏承賢身邊,許是同這件事有關。

魏同和歎道:“自富庶之地而來的知府,到任時間又短,如何知百姓之苦?待老夫頭傷好些,親自帶王爺去瞧瞧,王爺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