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戲明

第78章

字體:16+-

親爹和親哥不是上衙就是上學去文哥兒隻能自己呼朋喚友在家裏野。

許是他的文章寫得太好了,李東陽都沒給他布置新的命題作文,於是他開開心心玩兒到傍晚,一點作業都沒寫。

直至王華傍晚下衙歸來給他帶回他以後可以去翰林院讀書的消息文哥兒才驚了一下。

翰林院是什麽地方皇帝的私人顧問團。

別看翰林院的官員個個官階和俸祿都不高,事實上如今朝野間流傳著一句這樣的話:“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這意味著近幾十年來內閣逐步被進士出身的翰林係官員壟斷了出身低了或者沒有在翰林院和前輩們眉來眼去過,日後甭想更進一步!

內閣製度發展至此,倒是和唐代時張九齡提出的“不曆州縣不擬台省”大相徑庭。

可以想象,自從這個“潛規則”逐步成為定例朝廷中負責擬定朝政大計的內閣成員大部分都沒有地方官經驗。

他們往往不知道怎麽處理地方事務,也不知道地方百姓過的是什麽樣的日子,甚至幾十年不出京師半步,隻需要從翰林院起步按部就班地順利通過一次次考核便能一步步往上升。

事實上這也跟內閣一開始組建的原因有關朱元璋不希望朝廷裏有說話比他還管用的丞相便把丞相製度廢除了。

結果後來的皇帝又覺得沒宰相不太方便又拉了個班子湊幾個人負責幹宰相的活。

這些人官階低、沒實權就是負責提供建議,沒有做決定的權利。

所以內閣成員的挑選不看官階也不要求地方官經驗聽話肯幹活就行了。

可內閣發展到現在早就不再是隻負責苦哈哈幹活的了首輔一定程度上已經拿回了一定的相權。

於是這時候可以看看朝堂之上可以左右天下決策的人都是哪些——

一方麵是基本沒出過宮門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