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英國後沒多久,陸追便認識了一群不著四六的留學生朋友。
他從前在國內的時候,即便沒怎麽在學業上用心,但也從未在這方麵讓譚女士失望過。
天生聰慧的孩子,往往兒童時代的初期,就知曉了“自由”的底線,因此他們常常能巧妙又權宜地爭取到自己的最大“自由”。
但到了英國後,沒了嚴苛的監督者,這些關於他過去生活裏的條條框框,他再也懶得維係了。
這群留學生最不缺的就是時間。
一周裏,他們二四六做Bar Crawl,一三五開Home Party,浮躁的年輕人們,在每個輾轉難眠的夜晚出門,找點樂子,喝喝酒,打打桌球,醒來後又是新的一天。
那幾年,其實他跟家裏人也鬧得挺僵的。
首先,出國這件事兒他就不願意,他本來是想在國內學曆史的。
即便後來學校裏出了那麽大的事兒,他也並不覺得這事兒會對他的未來計劃、對他的人生有什麽實質性的影響。
然而這件所謂的“醜聞”,他的父母卻比他自己在意多了,同事的眼光、熟人的詢問、周遭的偏見……這些無形的傷害,對於兩個大半生備受尊敬的知識分子來說,是難以承受的。
最終,在父母強烈的意願下,他隻能做出妥協,看上去像一個臨陣逃兵一樣,難看極了。
也許,他就是個“逃兵”,隻不過他逃避的是父母的眼神罷了。
後來陸追回國後,他爸媽以非常強硬的態度,讓他盡快地找份“體麵”工作,並且談一個正經女朋友。
陸追覺得挺不可思議,怎麽他出國了幾年,回來後爸媽像忘了當初那事兒似的,連帶著他的性取向也忘了。
其實他心裏清楚,爸媽怎麽可能忘掉,他們隻是依舊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
陸教授三番五次地安排他去相親,見這個見那個的,他對外還總跟親戚同事說,自家兒子條件很好,如果有合適的適齡未婚女青年,一定要介紹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