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蒙蒙亮, 丁厭被人從睡夢中喚醒,開啟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程徒步登山之旅。
這片區域是高原地帶,他們所處的位置海拔較低, 有著富饒的森林和肥沃的草場。植被很有特色,高的是樹, 矮的是草, 不見灌木叢和攀緣植物, 行走在林間能踩到的隻是厚密的枯葉和毛茸茸的草皮。
參天巨木壟斷了陽光,幽涼清寒的晨霧好似原始森林深處傳來的歎息。
丁厭提升的那點體能, 要征服這座山嶺終究是力所不及,為了照顧他, 其他人特意放慢了腳程, 一路邊走邊聊, 分散他的注意力, 避免他早早地感到枯燥與疲累。
愛撒嬌口才好,負責給他講故事解悶。
“像這些地方,人跡罕至,與世隔絕,原住民可能幾十上百年以來,一直過著沒有變化的生活。他們或許還信仰著自然神, 會在山洞和水岸邊供奉神明。”
丁厭的心跳略急促,問:“什麽是自然神?”
“山川河流, 風雨雷電, 動物植物, 隻要有信徒, 就會被奉為神明。”
“為什麽要信仰這些東西?”
“因為古代人的科學知識匱乏, 不能理解一些自然現象, 更缺乏防護和應對的手段;隻好將其當作神明朝拜,換取風調雨順。”
丁厭:“可我們古時候信奉的不是道教和佛教嗎?還有河神龍王玉帝什麽的,也沒有人對著雨和雷祈福祭祀啊。”
愛撒嬌:“你說的兩種宗教,都是在公元後興起的,我指的是更遙遠的古代,比如殷商時期。甲骨文你總知道吧?那是一種占卜的工具。古時候遭遇幹旱,影響農作物收成;又沒有科技施行人工降雨,那麽人們所能做的就隻有向上蒼祈禱。但人的思維是功利性的,古今中外對神明的祭祀,本質是賄賂,帶有交易性質。
“假如我是個男巫,我要向神明祈願下一場大雨,那我就需要統治者為我提供一定數量的祭品,用於討好掌管雨水的神。這裏麵的講究很多,不同的神,要用不同的方式獻祭——這是儀式感,以示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