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各地上貢京城的貢品除卻偶有得之的佳物之外,每一年年關時各地也會搜羅當地的佳物上貢朝廷。
似寶陵城這等小城一貫是不怎麽出彩的,除了些幹貨小物便沒有旁的了。
所以要看特殊的貢品要在平時,年關時都不過是些年年上貢的“老貨”了。江南道都府的官員清點著年年的老幾樣,打了個哈欠,熟悉的翻了翻,口中念了起來。
“寶陵上貢白玉如意瓶一對,出自寶陵方家!”
比起餘杭出龍井,金華出火腿這等各有所長之地,寶陵最有名的是茶館,是說書,總不能拆了寶陵茶館又或者直接將茶館裏的說書先生上貢進京的吧!是以,寶陵城的物件每年都是東拚西湊的,當地鄉紳富戶出些上得了台麵的玩意兒,再出些成色不錯的幹貨便可以了。
幹貨是民間搜羅來的,那些上得台麵的珠寶玉器則多半是出自方家、趙家這等寶陵大戶了,真真年年如此,他都能背了呢!
將長長的一串單子打著哈欠半閉著眼念完,官員正要把單子放到一旁接下來念別城的,卻被身旁的小吏提醒了一句:“大人,還有一物呢!”
咦,還有一物?哈欠打到一半的官員怔了怔,垂到半空中的手一僵,眯眼看向了單子的末尾。
“秦公百字臨摹貼——吳有才”。
字麵上的意思不難理解,就是一個叫吳有才的人描摹的《秦公百字帖》。
吳有才,這個名字真是恁地令人耳熟,近些時日出現的次數不少。那個寶陵縣令,姑蘇的代縣令就叫吳有才。不過話說回來,江南道一代的書畫大家裏有一個同名同姓的叫吳有才的嗎?
好像沒有這號人啊!
官員瞥了眼身旁拿著那《秦公百字帖》的小吏,問他:“這字帖……”
小吏翻了翻,道:“是吳有才自己寫的。”
好家夥!自己寫的《秦公百字帖》上貢?雖說問題也不大,畢竟寶陵城上貢的物件多數是扔去國庫吃灰的,可把自己的字帖上貢,這吳有才是不是太不要臉了?他都不敢把自己的字帖當成大家出品上貢呢,這吳有才也不知哪來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