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之掉崇禎麵前

802 大殺器

字體:16+-

802大殺器

崇禎二十八年,也就是1655年的初春,來自大明本土的移民,開始源源不斷地在阿拉伯半島登陸了。當然了,大部分人都是在蘇伊士城登陸的。

本來的話,雖然大明占領了這裏,但是人口還是以中東人為主。但是,隨著大量移民的到來,人口的比例便開始扭轉了。

蘇伊士城這邊,造船廠、水泥廠、蒸汽機廠,機械廠,火車製造局等工廠,還有具備各個功能的官府衙門,比如陸軍總兵府、海軍總兵府、總督衙門、兵仗局、市舶司,錦衣衛、東廠、都察院等等,全都拔地而起,到處都是建築工地。熱火朝天的樣子,壓根就看不出這裏剛經曆過戰爭,換了主人。

還有,計劃中的蘇伊士運河也同時在開挖。

蘇伊士的地形並不相同,有三個是淺而充滿水的凹窪,分別是曼劄拉湖和提姆薩赫湖,以及苦湖。後者雖然有大小之別卻形成一片不斷的水域。

連同地中海和紅海的這塊地區又叫做蘇伊士地峽,是由海洋沉積物、粗沙和在早先降雨時期積存的砂礫、尼羅河的衝積土(尤其在北部)和風吹來的沙等構成的。並不需要所謂的開山之類,先天上就具備了非常良好的開挖條件。

因此,這片土地的統治者,都有想過挖一條運河來溝通地中海和紅海。最早的開鑿曆史可能遠至埃及第十二王朝。

法老辛努塞爾特三世為了通過陸行平底船進行直接貿易,下令挖掘了一條“東西方向”的運河,連接紅海與尼羅河。一些證據顯示這條運河的存在至少持續到公元前13世紀的拉美西斯二世時期,隨後運河被荒廢。

根據希臘曆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著作《曆史》記載,大約在公元前o二世著手它的重新挖掘工作,但沒有完成。

後來,蘇伊士運河在公元前250年左右被托勒密二世重新獲得。在隨後的一千年中被連續改進、摧毀和重建,直到最終於公元8世紀為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的哈裏發曼蘇爾廢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