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541章 參觀觀摩

字體:16+-

第541章 參觀觀摩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正文卷第541章參觀觀摩解放後,家庭手工作坊歸集體所有,成了村辦工廠,村民進廠做工,拿的卻是工分。吃的是國家統一發放的統銷糧,每月比城鎮人均多了五斤的指標。

生產的絲綢由國家統一調配,集體收入相當可觀,工值也是全縣最高的,達到了二元,也隻是收入的一小部分。

村集體資產越來越多,新建了廠房、辦公樓、學校、食堂等公共設施。

看到城鎮的工人國家分配住房,村裏也有樣學樣,集體出資給村民建住房。

自五八年農村實行集體,“樓上樓下”不止是口號,也是人們的奮鬥目標,更是各級政府的工作重心。

七十年代初,大嶽莊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二層的住宅樓應運而起,成了共產主義的樣板村,從此享譽全國。

看完新聞片,接著去參觀。廣場的南麵,就是村裏的集體工廠。

整個工廠占地百畝,每個車間都有通道相連,從蠶繭的分揀到綢緞成品,十多個車間環環相扣,工人全部是自己的村民。

大嶽莊的村支書自豪的說:“我們村除了孩子,就沒有閑人,七八十歲的老人都有活幹。”

確實如此,村裏的老年人,穿著潔白的工作服,圍坐在工作台前挑揀蠶繭,邊幹邊嘮家常。安逸而祥和,在他們的臉上,根本沒有農村老人的那種滄桑感。

廣場的東麵,村裏的各種公共設施都集中在這裏,托兒所、幼兒園、學校、衛生室、浴室、食堂、代銷店、理發店。

除了代銷店和食堂,其他的服務全部是免費的,不過隻限於本村的村民,外來人員按照國家標準收費。

最引人矚目的是活動娛樂室,和村支部一樣的三層樓房,前麵的廣場上,不僅有籃球架,網球場,竟然還有個足球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