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說這政策真的不科學!它放到其他地方還行但放在我們縣真的水土不服”
許久,
坐在門口的男子十分無語的扔下了手中的文件。
“水土不服也沒辦法!這次的指標是硬性要求!”
瞧見男子這般,
另一個中年男子苦笑了一下,開始敲打起了鍵盤。
“真不是我們不想整而是真的哎,小李,你愁什麽?我記得冰湖村的村支書就是醫學博士,掛這個還不簡單?”
門口的男子本想再吐槽兩句,結果看到李梅也是一臉愁容頓時有些好奇。
就在半個小時前,阿塞縣的各個街道辦都接到了一份來自酒格市的紅頭文件。
文件上說為了配合“惠民行動”,需要在每個自然村配備一個村衛生室和一名專職村醫。
這還不算,村醫必須得是中轉以上醫療衛生專業的畢業生,還要簽訂自願履職承諾書,保證每天至少有八小時都待在村子裏。
當然,
文件上也考慮到了一些偏遠地區的困難,給予每個村衛生室三萬元的建室補貼。
在三個月後進行工作檢查!
但在南街辦的這些工作人員看來這根本就不是補貼的問題而是到哪裏去找符合條件專職村醫的問題,
文件裏說的挺好,會給村醫每個月相應的工資!
但誰都不傻,
村醫又不是正式編製,真的沒有為了這一個月兩千多塊錢就耗在那種偏僻的村子裏。
所有有人就得出結論,除非是本地村民符合這個條件否則根本完不成這樣的任務,這才引起議論。
“我?”
突然被問,李梅更是露出苦笑,
“張哥,文件上還有一條.村醫不得兼任村委或其他企事業單位工作!徐支書幾乎把這一條所有條件都占完了,根本就做不了村醫。”
“哦,也是哈!”
男子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