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高高升起,投下串串刺目的光影,照耀著趕路的人兒,不離不棄,下方的人兒走,它也跟著走。
午時,到了一處水源邊,小和村去府城隊伍的主事人、前方喬家喬村正的兒子喬旭喊話,今上午就走到這兒。
方臨停下小獨輪車,捶打著酸軟的腰身,暗暗感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才歇息兩天,就需要重新適應了。
方父、方母、田萱也沒好到哪去,一上午趕路的疲憊,讓一家人都有些有氣無力。
歇息了小會兒,各家紛紛打起精神,開始搭鍋做飯,去河邊打水。
方家,方叔有、方臨父子倆去打水,河邊,一個二十多歲的女人見小和村的人過來了,主動避讓開,去了下遊相較差一些的地方。
似乎感知到兒子的疑惑,方叔有道:“這是去府城路上,跟不上,落下來的。”
“原來是這樣。”方臨點頭。
像他們這樣,村人在一起抱團,等閑就沒人敢欺負,但若是跟不上隊伍,落下了,就如這個女人家,地位就低了一層,為了減少麻煩,搭鍋落腳、打水等等,往往都要與一村人抱團的避讓開。
打水回去,方臨發現,那個女人一家人就在不遠的地方,其中老弱婦孺居多,難怪會跟不上隊伍被落下。
方家正做著飯。
這時,一個小乞兒走過來,看上去十一二歲,頭發因長時間沒洗糾纏在一起,形成板結,衣服破破爛爛,可見裏麵嶙峋骨頭的身體。
對這小乞兒,方父、方母、田萱都是見怪不怪——這年代乞丐還是極多的,基本都是沒了地,或者是被家裏趕出去,他們相比正經百姓,哪怕是路上被落下的人家,地位也無疑又更低了一層。
隨著小乞兒過來,一股異味開始彌漫:“大娘,行行好,給碗水喝吧!”
是的,這時代的乞丐,無論鄉下,還是城裏的,都不敢奢望討到錢,能給一碗飯、一碗水,已經是撞了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