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成崇禎,看我力挽狂瀾

第102章 北上

字體:16+-

南京城的軍營之中,氣氛肅穆而又凝重。北上山東的軍馬已經整頓完畢,將士們個個精神抖擻,甲胄鮮明,隻等一聲令下,便要啟程北上,收複山東。

這次北上以史可法為督師,閻應元為總兵,最終決定出兵六千。

其中有五千人為騎兵,皆從忠衛營中抽調而來。這些騎兵個個騎術精湛,弓馬嫻熟,堪稱軍中精銳。挑選他們可讓閻應元煞費苦心,畢竟他們不僅僅是普通的士卒,更是未來光複營的基層武吏,是要靠著他們支撐起光複營來。

另有一千人則是從人民軍中抽調而出。

人民軍成立之初,像黃得功、李成棟、黃蜚等這些軍中宿將皆對其不看好,主要原因便是崇禎選兵的方式讓他們大為搖頭。在他們看來,挑選那些老實巴交的莊稼漢入伍,如何能上得了戰場,如何能與敵軍抗衡?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過短短一個月的嚴格訓練之後,如今的人民軍已然初露強軍鋒芒。別的暫且不論,單是令行禁止這一點,這支部隊便做得比絕大多數的鎮兵都要出色。士兵們聞令而動,整齊劃一,展現出了非凡的紀律性與執行力。

而且,作為第一支新成立的部隊,崇禎除了將自己借鑒後世的一些理念、方法在軍中試行外,更是大力推行全軍掃盲班行動。他深知知識的力量,要求所有士卒都要參加文字學習,務必掌握最基本的文字讀寫能力。這一舉措在當時可謂是前所未有的創新,旨在提升士兵的綜合素質,為打造一支有文化、有素養的現代化軍隊奠定基礎。

除此以外,崇禎更是在人民軍中開創性地提出了參謀的概念,並在軍隊裏增設參謀一職。這些參謀們負責為軍事決策提供專業的分析與建議,極大地提高了軍隊指揮作戰的科學性與準確性。

而人民軍的軍製更是與其他軍隊截然不同,崇禎為求高效與實用,懶得費神,索性完全套改後世的軍製,按照軍、師、旅、團、營、連、排、班的編製執行。這種編製體係分工明確,協作緊密,有利於提升軍隊的作戰效能與指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