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蕤丟了相縣後,並沒有撤到譙縣幫李豐一起守豫州城。
在被孫策背刺的情況下,袁術感到了更大的危險,因此下令讓橋蕤撤退到淮河防線幫忙守淮,不讓華軍渡河,保護壽春,騰出更多兵力預防孫策。
這讓徐晃、文醜兩人的南下之路基本沒有遇到什麽太大的阻礙,畢竟都是些小縣城,袁術也沒有兵力去每個縣城都駐重兵把守。
就在文醜、徐晃高歌猛進的時候,呂布、樂進還在每天慢悠悠地用投石機拋射炸彈嚇人玩,然後小股部隊試探性攻城,像是在完成例行任務一般。
得到文醜、徐晃高歌猛進的消息,李豐覺得自己已經看穿了呂布、樂進的意圖,就是圍困豫州城,不強行攻打,避免華軍過度傷亡,然後等待文醜、徐晃渡過淮河,拿下壽春,俘虜或殺死袁術後,他李豐自然就隻能帶領這豫州城裏的十萬守軍投降了。
這是要逼降他的節奏。
自以為洞察了呂布、樂進的意圖,李豐也鬆了口氣,覺得這樣每天應付差事也不錯。反正他不會上城牆,不會像紀靈那樣被呂布遠程弓箭射殺就行了。
剩下的,就隻用等待壽春的消息即可。等文醜、徐晃攻破壽春,逼降袁術後,他再投降,也不算背主。
然而,他卻並不知道,呂布、樂進每日的小規模攻城,隻是在根據皇帝張循的指示故意打造慣性、麻痹他而已。
文醜、徐晃僅僅四萬軍隊,沿途攻下來的城池再放一點兵力維持戰時秩序,到了淮河邊上不知道還有沒有三萬。這點兵力,要渡淮河攻打壽春,還是有點兒勉強的。
隻有呂布、樂進攻下豫州城,然後率軍南下回合,一起渡淮河、攻打壽春,才更加穩妥。
有張循的係統提問,自然是知道什麽時候豫州城城防最空虛,哪麵城牆最容易攻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