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字文毅,時年48歲,是慮虒縣本地士族陳家的家主,數年前在中原某縣當過縣令,因不善鑽營,黃巾軍攻占縣城後被問罪免職,丟了官,無奈歸鄉。
回到老家慮虒後,陳紹不想虛度光陰,於是自己出資興辦了一間書院學堂,招了數十名本地學子親自教授學問,名聲很是不錯。
本次黃巾軍攻打慮虒縣,陳紹有一名侄子因擔任壯班班頭期間強拉壯丁、行賄受賄、毆打民夫致死等罪行,被宣判了斬頭的死刑。
除此之外,陳家還有一名擔任刑房典吏的族人、幾名家丁掌櫃等被判刑罰款。雖然沒有達到某些作惡多端的官吏士紳那樣被黃巾軍清算到家破人亡的程度,但也頗是傷筋動骨了。
好在黃巾軍攻城那日,陳紹因看不慣黃廉的所作所為沒有赴宴,因此沒有被抓現行,剛好躲過一劫。
但現在仍然被黃巾軍士兵“押送”到縣衙赴約,陳紹自感是凶多吉少的,因為當年他在中原見到的黃巾軍對官員士紳就是趕盡殺絕,不留任何情麵。
沒想到,來到縣衙所屬的膳館後,黃巾軍首領張循卻對眾人禮待有加,甚至親自詢問了陳紹所辦書院的初衷、花費、授課模式、成果等等,似乎對他辦書院的事情頗為認可。
這讓陳紹心裏安穩了不少,看起來黃巾軍並不是要對他們下狠手。
盡管族中有人被處斬首或判刑,但陳紹並不敢有所怨言,因為剩下的族人更多,他想要的是保住大部分族人的性命及家產。
張循這次召集的人不少,不僅是縣城內的官吏士紳,還有五台山周邊所有控製區內各個鄉、亭沒有惡行的地主商賈,足足100多人,膳館大廳都差點沒坐得下。
待所有人到齊後,張循先做了一番自我介紹,普及了一下太平道及黃巾軍的目標、規劃、政策,然後言道,慮虒縣是他攻占的第一座縣城,但他手下沒有擅長地方內政的官員,因此需要從這些沒有惡行的官吏士紳中選拔縣令、縣丞、縣尉等官吏,管理地方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