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區人民醫院的會議室裏,王野正在向當地疾控中心的同事們介紹情況。
“根據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我們在全地區已經發現了23例疑似高原疾病新亞型病例。”他指著幻燈片上的分布圖,“可以看出,病例主要集中在皮山縣和墨玉縣的幾個牧區。”
“這些牧區有什麽特殊之處嗎?”一位疾控專家問。
“從地理環境看,這幾個牧區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屬於高寒草原區。”王野解釋道,“當地牧民主要以放牧為生,飲食以牛羊肉和奶製品為主。”
“會不會與飲用水有關?”另一位專家提出,“我們要不要采集水樣檢測一下?”
“這個必須要查。”王野點點頭,“還要了解當地有沒有什麽特殊的飲食習慣,比如說食用某種野生植物之類的。”
就在大家討論得熱火朝天時,小楊匆匆走進會議室。
“王主任,最新情況。”他遞上一疊資料,“我們對已知病例的時空分布做了進一步分析,發現了一些有趣的規律。”
王野接過資料,仔細看了起來。片刻後,他抬起頭,神情凝重。
“看來我們得盡快找到‘零號病人’了。”
原來,小楊他們發現,這些病例並非隨機分布,而是呈現出一種時間和空間上的聚集性。追溯第一例病例出現的時間,正是一個月前的“夏牧節”。
“夏牧節”是當地牧民一年一度的重要節日,會有大量牧民聚集在固定的草場舉行各種慶祝活動。
“如果傳染是在夏牧節期間發生的,那‘零號病人’很可能就在參加活動的牧民中。”小楊分析道。
“而且從病例的空間分布看,這個‘零號病人’極有可能來自皮山縣的阿克塔什牧場。”王野指著地圖上的一個位置,“這個牧場在所有聚集性病例的中心區域。”
“那我們必須盡快趕到阿克塔什牧場,展開地毯式排查。”小楊建議道,“隻有找到‘零號病人’,才能盡快阻斷傳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