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現在是看著戰報,不由得安心下來了,這是他眼下最安心的消息。
瓦剌和韃靼分三路進攻,玉門關,潼關和大同,但大明早有預料,自然是不會屈服的,反而要狠厲回擊,這是不可忽視的事實。
如此一來,效果也是可以預測到的。
強大的實力,恐怖的火力,都是要有實力做保證,自然是可以一五一十的所在了。
“很好,非常好,至於為什麽不進攻山海關,他們還是想要破了朵顏騎兵和徐達的防禦。”
這是朱元璋心中了解的東西,自然是很高興,不過更多的還是炮火犀利的好處。
反正現在不怕花錢,錢很多,一場大戰下來,千萬的都是小意思。
可見現在在他心中,變得豪橫起來了。
有錢,就是有了底氣。
“滕愛卿,現在科舉如何了?”
“啟稟陛下,科舉正在有序進行,各自交通便利之後,往來時間大幅縮短,不用擔心這些小事了,而且各地驛站都會有人監督的。”
“嗯,非常好,這樣咱就安心了很多,這樣就好呀。”
對於這一好處,自然是沒有問題,隻要是順順利利的,都不會有人介意的,再說了,這一切的關係,還是需要有人去處理一下,免得到時候出現什麽亂子,那就是不好了。
總而言之,現在的成就不錯,就是希望再接再厲。
科考,關乎國家取士的關鍵,他們是主力軍,也是未來的棟梁,自然不能馬虎了。
人總是抵不過歲月了,所以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才行。
朱元璋看著,隨後就問道:“楊愛卿,聽聞現在戶部稅收很多呀,能說說大致是哪一方麵嗎?”
楊思義直接說道:“啟稟陛下,是工部。”
“工部?”
朱元璋聽著,有些疑惑了,怎麽變成了工部,這是不是有些太扯了。
楊思義看了一眼單安仁後,就無奈著說道:“陛下,大明無數商賈購買著大船,那是一月訂單數不勝數,相信這一點單尚書最為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