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期間,寧毅必須用重法。
特別是對待俘虜,讓他們知道,敢違背的,殺無赦,沒任何的活路。
他們投降蠻族,跑來強攻虎山關,不就是因為更害怕蠻族麽。
覺得蠻族比武國厲害,武國羸弱不堪。
可一旦是讓他們知道,武國這邊對待他們更凶狠,他們自然是更害怕了。
反而是對待這些丘八,沒必要懷柔政策。
俘虜傷兵很多,都是叛軍大軍一後撤,別的不得不留下來的。
其中有邊軍,另外還有藩王兵,更是還有曾經去支援邊境的京營,以及還有不少支援的西北軍,更是還有一些當初二皇子的兵馬。
寧毅一股腦的融合,把他們治療好傷勢之後,都丟進去罪軍之中。
但是裏麵的兵頭和軍官都必須篩選出來,當眾砍頭,讓這群沒了帶頭的大頭兵,都不敢隨便放肆了。
然後罪軍之中,表現好的,在一批批的送進暫編軍之中整頓。
如此,可以給俘虜活命的希望,而罪軍也是可以給他們洗白和高升的道路,自然是激發他們的戰鬥力。
隻是整個虎山關,隻傷兵數萬人。
這些傷兵,除了殘疾的,的確是不能再上戰場的,篩選出來一些的確是可以做其他勞動的。
別的都盡量往京城方向送了。
其他的隻管傷勢好了之後,從新回歸軍隊。
而寧毅知道,隻要是想收攏軍心,先收攏傷兵,讓其他大軍都看在眼裏。
另外,寧毅又從基地調動來了兩千支的燧發火槍。
這是最近幾個月剛製作好的。
接連開始從整個傷兵營之中篩選了三千多人的精明利索的年輕士兵。
全部都是相當值得信任的。
直接把第八期的火器營給整編成了兩個火器團。
反正火器營八百人,一直都是他的護衛隊,很少有機會上戰場。
與其如此,還不如盡快把自己的火器團給整編出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