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會議中心的走廊裏,人聲鼎沸。
來自世界各地的醫學專家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熱烈討論著剛剛結束的演講。
“張雅雯的演講太精彩了!”一位戴著眼鏡的德國教授激動地說,“她對‘療愈醫學’的闡述既有深度,又不失通俗易懂。”
旁邊一位美國醫生點頭附和:“確實如此。尤其是她分享的那個腦囊蟲病例,真是令人印象深刻。這種全麵的診斷思路和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正是現代醫學所需要的。”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持讚同態度。
一位年長的英國醫生皺著眉頭說道:“但是,我們不能忽視那篇質疑’療愈醫學’的論文。它提出的一些問題確實值得深思。”
話音剛落,一位年輕的中國記者就湊了過來,麥克風幾乎要戳到英國醫生的鼻子上。“請問您是否認為‘療愈醫學’存在重大缺陷?您能詳細說明一下嗎?”
英國醫生被這突如其來的提問弄得有些措手不及,正要開口,卻被一旁的美國醫生打斷。“等等,我覺得你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偏見。‘療愈醫學’雖然還有待進一步驗證,但它的創新理念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記者敏銳地捕捉到了爭論的焦點,立刻轉向美國醫生:“那麽您認為,‘療愈醫學’的優勢在哪裏?它能為傳統醫學帶來什麽樣的革新?”
就在美國醫生準備回答時,又一群記者蜂擁而至,七嘴八舌地提出各種問題。
走廊裏的氣氛頓時變得更加熱鬧,甚至有些混亂。
與此同時,會議中心的新聞發布廳裏,張雅雯正麵對著來自全球各大媒體的記者。
閃光燈此起彼伏,問題如同密集的炮火般襲來。
“張醫生,您如何回應那篇質疑‘療愈醫學’的論文?”一位來自BBC的記者搶先發問。
張雅雯鎮定自若地回答:“科學的發展離不開質疑和爭論。那篇論文提出的一些問題,恰恰給了我們進一步完善‘療愈醫學’的機會。我們歡迎任何形式的學術討論,因為隻有這樣,醫學才能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