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英才知道那些叛軍的來意後就立即帶著人去找易崢,但顯而易見是肯定找不到的,否則也不會弄出這麽大的亂子來。
“一定是季氏,他們見易崢身份暴露,想趁著易崢被除去之前機會作亂。”
許英才怒不可遏,都怪他走了眼,都沒好好查清楚易崢的過往,就把他當做易將軍的遺孤,還送他青雲直上。
如今看來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不會的,跟隨聖駕的兵衛眾多,他們隻能鬧得了一時,若真的打起來,不過一日時間,京城周邊幾座營的兵力前來支援,他們絕無好下場。”
殷常比許英才鎮定多了,也料想到這次兵變並不是針對太後和幼帝而來,那究竟是為了什麽。
“為今之計還是盡快找到易崢,午後我還見到了他,即便他要跑也跑不了多遠。”許英才道。
殷常點頭,他雖覺得裴太後有亂國之嫌,但幼帝是大晉的正統,他必須好好護著他和大晉的江山。
“我去安撫官員和他們的家眷,省得他們生事,讓陛下腹背受敵。”
至於陛下那邊,有侯平和周家人護著,絕不會出事。
二人兵分兩路,許英才也的確找到線索,稟明太後和陛下後追了出去。
“爾等既是大晉的兵衛,就應該知道什麽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可你們看看你們現在是在做什麽?”
“無詔離營,包圍皇帝聖駕,你們是在造反,你們這樣做上不忠於國家,下不顧及家中父母,便是不孝,如此不忠不孝之人簡直枉為臣與子。”
裴月姝並不忙於自證,而是先劈頭蓋臉將那七千兵衛一頓痛罵。
其中不乏有一時衝動為著一腔孤勇跟著吳暢衝出來的人,眼下也察覺到了不妥,他們上有老下有小,一旦造反的罪證成立,他們將被滅九族。
近三分之一的人心虛地放下兵器,跪在地上以示知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