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私塾,依舊是玉溪村的漢子們親自勞力。
這兩年多來給村裏建了好幾次房子,生手也練成熟手了,簡單。
婦人婆子們每日裏準時給在曬穀場忙活的家漢子、家老頭子送飯,完了結伴回家,一路的歡笑嘮嗑。
林家林大山跟林二河也成了建私塾的勞力之一。
看著跟大夥親手打造的私塾一點點成形,取代了曾經的曬穀場,林大山抹把額上的汗,心裏既有遺憾不舍,又湧入更多的喜悅鼓舞。
“真沒想到,三年不到的時間,咱村裏變化這麽大……大哥你說是不是?”間中歇趟,兄弟倆坐在保留下來的大槐樹腳,林二河有感而發。
林大山笑笑,擰開水袋喝水,下巴往前方揚了揚,“都是希望,不是?”
“那是!要不我也不肯來幹這活兒,有這累的功夫,我擱家睡懶覺不好?嘿!你別說,我親手建的私塾,我兒子在裏頭讀書,想想還挺美。”
“大家估計都這麽想,要不外村也不會來這麽多人幫忙。咱這把年紀,一輩子也就這樣了,但盼孩子們能過得比咱好,比咱多點能耐。天下父母心都一樣。”
李富貴跟王全從壘了一半的土牆上跳下來,擠到兄弟倆旁邊坐。
這倆的變化也大。
兩年前看著都較顯老相,如今再看,又顯年輕了。
“嘮私塾我可有話說了,我老娘恁摳門的人,這次大方得讓我以為換了個人。”
李富貴歇下來第一個動作也是拿過水袋喝水,樂滋滋的,“老村長頭前提起無償建私塾,她是第一個讚成的。提起讓周圍遠近的孩子免束脩入學,她也是第一個讚成的。提議由村裏各家各戶一塊掏錢給請來的夫子發月錢,她還是第一個讚成的。我都有點不敢信,家裏剩菜吃不完,留到餿了都不舍得倒的人,一口氣就往村公中捐了十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