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軒看向常茜,問道:“如果我在這邊開一家客棧的話,你覺得盈利的可能性大不大?”
常茜思考一番後說:“出於商業考慮的話,我是不建議的,但並不是沒有可行性,我覺得你更應該考慮投資這個古鎮的旅遊開發項目,充分利用你作為公眾人物的人氣和知名度,給小鎮拍一組宣傳片,能帶動小鎮的客流了打造客棧、飯店、酒吧一體的經營模式,這樣才能有存活下去的可能性。”
“當然,我還是不建議你去做這件事,這個小鎮雖然在縣城裏算是不錯的旅遊景點,但本身其實沒什麽特色,比他出色的古鎮在金城榆中就有一個,如果是我,在時間不是很充裕的情況下,肯定會選擇榆中的青城古鎮,而不是這個最近才打造的萊蕪古鎮。”
劉軒點點頭,常茜似乎有天然的商業頭腦,很快就看出了這座小鎮的弊端。
這也是他這麽多天發現的結症所在,他其實早就有投資這個古鎮的打算,因為他在紮尕那已經有了第一家客棧,要把客棧打造成連鎖的模式,必然是先從省內著手,但是其他的旅遊景點這樣風格的客棧太多了,大眾化的東西沒有抓住特定的消費群體,這是沒有發展前景的。
“如果我把這個小鎮整體改造,打造全新的風格出來的話,有沒有引流的可能性?”劉軒看向常茜。
常茜笑著問:“你打算怎麽做?”
劉軒思考片刻後,說了四個字:“文藝複興!”
常茜眨了眨眼睛:“具體說說。”
“做音樂的這幾年,其實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流浪歌手、文藝青年類似的標簽,還是有很多人願意買單,之所以這幾年文藝青年這個詞越發貶值,是因為有些人打著文藝青年的名號,享受著好吃懶做的生活,他們並不是在某個地方有著精神寄托,而是用這種所謂的‘抑鬱文學’,抱著吉他賣慘,我覺得他們活得不如乞丐,甚至不如網上直播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