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貴帶個下丘村的人回村,需要管飯,加上牲口。
周圍各村紛紛過來租牲口,但凡有點辦法,他們也不想租,得糧食換。
朱成是個年輕人,二十歲,前年成的親,孩子虛歲兩歲,實際一歲三個月,剛能走,偶爾喊聲爹、娘。
他媳婦兒娘家在福光村,對方租牲口,他負責照看。
一早大包小裹地往牲口身上搭,租十五頭騾子,出十七頭,兩頭人騎,他一家三口都去。
正好有機會,當回娘家,姑爺上門,孩子抱著。
臨走的時候,孩子的奶奶追出來,拎一串兒銅錢。
她遞給兒媳婦:“蘭啊!村裏忙,我和你爹先不過去,你給親家母,你是嫁過來的媳婦兒,不是誰家潑出去的水。”
“娘,太多了。”兒媳婦眼圈一紅。
“不多,將來賺更多錢,再給他們,親家公和親家母人不錯,你生孩子,那麽遠還過來伺候月子。
他家沒少給帶東西,就是日子過得都苦,他家有錢,也能給咱們。
不過別說憨憨的事兒,說了咱就可能沒有守村人了,記牢。”
當婆婆的說著又叮囑,最主要的就是保密。
兒媳婦使勁點頭:“娘,打死我也不說。”
“別說死不死的話,路上小心,看好句句,句句聽話啊!”
婆婆又說兩句,揮揮手,句句是她孫子的乳名。
一家三口出發,走了一個半時辰才到福光村。
剛到村口,有玩耍的孩子往村裏跑。
少頃,村子的裏長笑容滿麵地迎出來:“這麽早就到了?路上辛苦,誒?怎麽多兩頭?”
“方伯,是我,小蘭,我回娘家,騎著用。”
回村了,當媳婦兒的打招呼。
“呦!小蘭?兩年不見變樣了。”裏長認出來了。
人確實變了,嫁出去的時候瘦弱,現在吃得好,臉紅撲撲的,絹做的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