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河的碼頭上停著無數隻小船,有蒸汽機的,也有等著被蒸汽機船拖拽的槳船。
岸上新修的辦事大廳裏坐著六百餘人,當先四個是朱太一到朱太四,其餘的人有圖書館新培養出來的考生和打過仗又在應天府軍營好好學習的小將官。
他們乘大船換小船,帶著大量的物資趕到此,準備接手東北事物。
朱元璋從知道呐哈出投降後用最快的速度組織人力物力,挑選出能管理地方的人手,匆匆送到地方。
皇城朝堂上的文官、武將一個未派,信不過他們,這批派來的人提前說好,給升官,發獎金,家人會得到很好的照顧。
在這邊最多呆三年,每年會有兩個月的時間可以回家,或者家人過去看,意思是不會叫他們始終呆在這裏。
東北的地方太過偏僻,沒有人願意拖家帶口一直生活在此,真有那決心的朱元璋又不想讓對方在這,怕對方太腐敗了不好收拾。
“這個小冊子借你們抄,或者誰有功夫刻個蠟版印一下,內容不多。
裏麵大部分可能出現的情況以及應對方法都有,若是超綱了,隨時發電報。
或者你們先靈活解決一下,再說明情況,畢竟暫時沒有那麽多的電報機,待生產出來給你們。
這個將要到來的冬天尤為重要,你們首先要保障自己的安全,再以穩為主。
畢竟人口少,大部分屬於願意到此的女真人,他們暫時不能全跟著走。”
裏長手上拿著一個簡易的擴聲器,對眾人說,另一隻手上是一……本書?
這段時間朱聞天每天晚上寫,裏長每天抄,最後裝訂成冊,沒多少字,十二萬多一點。
東北的地方與其他的地方大部分差不多,關鍵是不一樣的,朱聞天必須安排。
坐著的人不出聲,他們知道為什麽沒給印出來,時間不夠用。
呐哈出等人在旁邊圍觀,他們詫異,什麽時候弄出來的那麽厚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