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眼下沒什麽好機會,學業正是緊張的時候,隻能等畢業再看情況。
可一直到了臨畢業的前半年,恢複高考還是沒有準確的消息,弄得全校師生都有些泄氣,大家開始安排退路。
當前有兩個選擇:一是畢業後直接擇業,以後各憑本事,聽天由命。
還有一個就是下鄉,主要是指城市戶口這些學生,上級有明確的指示,這是最後一批上山下鄉的知青,以後再沒有機會了。
校領導專門開了個大會,號召這些城市青年到農村去,用他們的肺腑之言:這可能是最後一次積攢資曆的機會,希望大家慎重考慮。
我和杜軍本來就出身農村,並不符合這次規定。但我覺得這恰恰可以名正言順地離開學校,到趙家灣尋找線索。
我和杜軍一起去找了主管領導,杜軍開始聲淚俱下的表演,表示不但要和城市的同學們同甘共苦,而且堅決要到最艱苦、最偏遠的山區趙家灣插隊,站好知青做貢獻的最後一班崗。
他這一不畏艱難,勇於開拓的精神,把負責分配知青點的徐老師感動得熱淚盈眶,不但在校大會表揚了他,還把我們樹立成了開拓進取的典型,希望能帶動更多的學生。
果然在我們的感召下,又有一批同學要求到最艱苦的山區去,把徐老師樂得大牙好懸沒飛出去。
原本定下了行程是半年後出發,可我等不及了,提出願意先去趙家灣打前站,徐老師毫不猶豫,立馬同意了。
於是我拿著學校的介紹信,孤身一人來到了趙家灣,見到了趙誌國後,才知道他還是個村長。
趙誌國見到我之後笑得合不攏嘴,一切給我開了綠燈,從此我就正式在趙家灣紮根了。
這裏與奉天都隸屬於東北地區,風土人情相差無幾,我沒有什麽不適應。
村子靠近大山,吃喝也不算困難。隻是獨自一人,父母和兄弟朋友都不在身邊,有時難免感覺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