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京隊伍距離京都還有三百裏地的時候,前方隔著很遠就看到了隨風揚起的旌旗。
在最前頭探路的人急急地跑回來,不等下馬就說:“將軍,前邊好像是小王爺的車架!”
“小王爺來了!”
徐璈對此並不意外。
實際上江遇白能忍到現在才來接,由此便可猜出他的傷勢不如信中提到的那般輕描淡寫。
徐璈單手勒住韁繩控製住淩空而起的馬蹄,向後打了個手勢沉沉地說:“保持隊形,繼續前進!”
白幡在半空揚起輕微的弧度,一路不停的靈紙順著潑灑的動作帶來一路飛白。
車馬帶孝,人披麻衣。
每走百米最前頭的人會按規矩敲響拴了白布的銅鑼,高聲呼喊:“恭請王爺王妃回京!”
十裏一叩,百裏長跪。
一眼望不到頭的隊伍按照預定的路線繼續往前,呼喊聲逐漸逼近,在馬車中的江遇白緩緩睜開了眼睛。
薛先生低聲說:“小王爺,時辰差不多了。”
數千裏扶棺至此,該是親子出麵去迎了。
江遇白擺手拒絕了桑延佑的攙扶,自己扶著車架緩緩下車。
入目全是漫天潑白。
像初冬輕落的雪,又像是一直無形淩遲在心口的刀。
他要等的人,終於到了……
京中群臣奉命隨江遇白遠迎至此,每個人的臉上都鋪滿了真假難辨的悲意。
甚至扶棺而來的隊伍尚未靠近,江遇白身後的人群中就已經響起了悲戚的啜泣聲。
聲聲悲鳴入耳,哭得好像摻了不知多少情真意切。
可這些人中又有幾個人曾真的見過嶺南王呢?
這些落地有聲的眼淚中,又有幾分是真的?
江遇白在仿佛是經過規訓,就連悲意都撲湧得整齊劃一的哭聲中緩緩往前,臉色除了略帶蒼白並無任何波動。
剩下的一段距離眾人下馬隨棺步行,徐璈一身孝子的打扮走在最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