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最初設置刺史的時候其實沒有考慮讓刺史當真主宰一方,當太守的上官。
可隨著權力的不斷變化,對刺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賈逵現在才終於發現,自己這個刺史身上擔負的責任極其巨大。
既然做了,他就必須做到底,不然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
賈逵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轉瞬間思考了許多,已經立刻做出判斷。
“三件事——一來,我立刻上書朝廷自貶,此間所有罪責都是我識人不明調度不當,與他人無關;二來,先派人去陽城,陽城那邊,杜襲不是要帶著百姓對抗朝廷嗎?告訴他們,若是現在願意放下刀兵,朝廷願意嚴懲趙儼,並且保證不秋後算賬。
若是一意孤行,我其他的事情都不做,先攻打陽城!待城破之後,雞犬不留!我說的,雞犬不留!”
“最後一件事,我親自去陽翟!此刻若是我猜的不錯,郭嘉應該動了,他們要是想反,我跟他拚了這條性命!”
“那,那大敵當前,這又如何是好?”賈逵的主簿擔憂地問。
賈逵沉吟片刻道:
“高覽將軍已經率軍過來,我親自去尋他,此間部署大事我已經定好,之後交給他,再讓……再請常伯槐署理此間大小事。
事情緊急,也不能稍稍猶豫,等我先把眼前的事情都做好,徐將軍要殺要剮由他了!”
不得不說,賈逵的判斷是非常正確的。
杜襲是利用了陽城人的恐懼煽動他們與朝廷為敵,可要說這些人就完全沒有一點察覺自己是被煽動了,賈逵是不相信的。
被煽動的人可能有,但大多數人是之前就跟朝廷的政策有矛盾,他們最終的目的應該還是借著這次鬧事跟朝廷講講條件,逼迫朝廷接受他們的要求,至於進攻,賈逵賭他們不敢。
雖然他們不敢真的造反,賈逵也不能輕饒了他們,最多是保證不殺他們全家,但絕不能向他們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