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獨自在王位上坐了很久,腦海中反複權衡著各種可能的決策。
他深知,無論是向大秦示好還是出兵救援魏國,都有其風險和代價。
然而,作為一國之君,他不能讓楚國陷入被動,更不能讓楚國的子民遭受戰火的摧殘。
次日,楚王再次召集文武百官,決定在朝堂上公開討論應對之策。
大殿之上,氣氛凝重,每一位臣子都清楚,楚國的未來將在此刻決定。
楚王看著下方的臣子們,沉聲道:“昨日退朝後,寡人徹夜未眠,反複思量我楚國的出路。今日,寡人希望各位愛卿能各抒己見,無論何策,隻要能保我楚國平安,寡人皆願傾聽。”
話音剛落,一位中年文臣上前一步,沉聲道:“大王,臣以為,我們楚國應先派出使者,向大秦表達我們的誠意,尋求和平共存之道。”
“同時,我們可以暗中聯絡其他諸侯國,共同對抗大秦,形成新的合縱之勢。”
另一位武將反駁道:“大王,大秦之強,已無需再言。”
“與其寄希望於其他國家,不如我們楚國自強,積蓄力量,一旦大秦有異動,我們便能迅速出擊,以雷霆之勢挫敗其銳氣。”
朝堂之上,支持示好大秦與主張合縱抗秦的臣子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楚王聽著他們的意見,心中愈發糾結。
就在這時,一位年輕的謀士站了出來,他沉穩地說道:“大王,臣以為,我們楚國應采取雙管齊下的策略。”
“一方麵,派出使者與大秦談判,盡可能爭取和平共存;另一方麵,加強與韓、齊等國的聯係,暗中籌備,以防備大秦的可能侵犯。”
“如此,我們既能避免直接衝突,又能確保楚國的長久安全。”
楚王聞言,心中一震,他意識到這位謀士的建議確實兼顧了楚國的現實與長遠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