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縣,由漢初雲杜縣而來,於隋大業三年始稱“京山”,因城東京源山而得此名。
京山城雖然是壘土城牆,但高一丈有餘,城中青石磚道貫穿四門,主街道的商鋪頗為興盛,而城南更是熱鬧非凡。
“都別擠,一個個好好排隊!”
“大家別急,咱家的鹽還多著呢?”
“放心好了,隻要咱家的店門還開著,絕不胡亂漲價!”
……
一間位於城南的鹽行門前聚滿前來買鹽的百姓,兩個長相機靈的店小二正在售鹽,同時對迫切的人群吆喝著道。
這裏的百姓大多都是衣衫破舊,雖然顯得心急但亦是規規矩矩地排隊,正眼巴巴地瞧著店裏麵堆著的白鹽。
此時的白鹽落在他們的眼裏,簡直就像是散著金光的黃金。
食鹽,這是他們很多人所麵臨的窘迫局麵,而今秋收換得錢銀後,便都想要買上鹽好過上安穩的日子。
一個老漢買到鹽後,顯得十分激動地道:“安陸州城一斤鹽都要奔五百文錢去了,今京山縣的鹽價一斤才二百五十文錢,簡直就是活菩薩啊!”
“這個自然,我們家掌櫃心善,哪怕賺得少,亦要讓大夥吃上低價鹽!”正在幹活的小二望著排隊的百姓,便替自己的掌櫃邀名道。
躺在竹椅悠哉悠哉喝著茶的趙掌櫃不由得伸手捏了捏自己的八字胡,整個人顯得十分得意的模樣。
兩個店小二幹活很是利落,在將鹽裝進布袋後,還特意綁了一個好看的繩結,這樣便能讓顧客不容易出現撒鹽的情況。
時下的鹽,可謂是堪比黃金。
雖然京山縣位於湖廣的偏遠處,隻是因為這裏的鹽價比周邊要低,從而吸引不少外縣之人前來購鹽,亦是幫著整個京山城增加了不少的人氣。
李四看到眼前一個氣度不凡的布衣老頭子前來買鹽,顯得十分熱情地招呼道:“這位爺,你是要多少斤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