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帝製在過去對大明朝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如今已經是新時代!而我們必須謀求新的出路!”
“共和!”
“這就是大明朝的新思路!!”
弘光四十年二月初十,南京大學的一間教室中,一名所謂教授正在講台上激昂頓挫的講授著屬於自己的思想觀點。
台下,百餘名十七八歲的學生聚精會神的聽著,有的人已經被洗腦,有的人則是暗自皺眉,並不認可這樣的思想。
一名濃眉大眼,長相有幾分“土氣”的青年雖然也在認真聽,但他卻在筆記的同時,將台上那位教授口中的“共和思想”給做出了一一反駁。
這一幕,被坐在他身旁的另一名青年看到。
相比較土氣青年,這名青年長相英俊貴氣,皮膚白皙,顯然出身家庭比較顯貴。
“因此,我們所推崇的共和,是以虛君為主,而非廢君!”
“君王隻是一個頭銜,沒有任何淩駕於公眾之上的權力,而真正執掌權力的,應該是類似首輔、宰相的存在!”
“這種存在需要設置任期,而我的提議是五年製。”
“這種執掌權力的存在,需要讓公眾參與並投票選出,而非權貴階級自己選出屬於自己的人。”
“隻有這樣,我們才能選出一個屬於廣大百姓所需要的政治人物!”
講台上,那位教授語氣激揚,而台下一名學生舉手,並在對方的示意下起身詢問道:
“請問陳教授,那要如何才能實現這樣的體製,如何將您所想的製度落實?”
“很簡單,要談!”
陳教授舉手示意道:“二十年前,皇帝陛下失去了對廟堂的掌控,而權貴們開始掌控輿論,並通過一件件事情來讓公眾認為,皇帝依舊掌握權力。”
“弗朗察的大思想家、哲學家伏爾泰先生,正是因為國內那群所謂思想家的引導輿論,而被驅逐返回了他的故鄉弗朗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