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瑾輕輕笑了,她的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說到你們南詔的藥膳粥,其實跟我們大周的理念是相通的。都是希望通過食療達到身體的平衡。”
那侍從好奇地追問:“大周也有類似的藥膳嗎?”
顧瑾微微點頭,語氣自然而流暢地解釋道:“我們大周的藥膳強調的是‘因時製宜、因地製宜’,根據不同的季節和地理環境選擇合適的食材和藥材,以達到最好的養生效果。”
那侍從顯然對此話題頗感興趣,他認真地說:“那顧禦醫,按照您的意見,我們南詔人初到大周,是否也應該調整原本的藥膳方子呢?”
顧瑾認真地點了點頭:“確實如此。你們南詔地區氣候濕熱,所以你們的藥膳中多用清熱除濕的食材。而在大周,尤其是京城,氣候幹燥且炎熱,所以我們更傾向於用滋陰潤燥的食材,以適應這裏的氣候。”
那侍從聽到顧瑾的話,眉頭輕輕一皺,顯得有些擔憂,但很快的臉上展現出一種釋然的笑容。
他緩緩地點了點頭,對顧瑾的見解表示讚同:“確實,我們一直按照原來的方法可能並不適合這裏的環境。”
顧瑾見他反應開朗,微笑著繼續解釋:“每個地方的氣候、水質、甚至是土壤都與食材的生長密切相關。適當調整食材和藥材,可以幫助身體更好地適應新環境,減少身體的不適。”
那侍從認真地聽著,不時點頭。
顧瑾又道:“就像你們從南詔遠道而來,有些貴客水土不服,是一個道理。”
顧瑾與詔侍從的談話還未結束時,崔泓舟悄悄走了過來。他的目光在兩人之間掃過,見到顧瑾正在專注地解釋,便選擇在一旁靜靜等待,不打擾她的談話。
談話結束後,崔泓舟才開口,語氣帶著幾分輕鬆:“顧姑娘,我剛剛查看了一下,未診治的人已經不多了,你要不先回去休息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