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年。
這一年中國和大英帝國的關係,看上去已經仿佛走到了盡頭。
蘇曳和大英王室維持了近三十年的友誼,也仿佛要走到了盡頭。
這幾年來,兩國在地緣政治上的摩擦越來越大,貿易摩擦也是如此。
首先,因為國家的進步和強大,現在睜眼看世界的人已經不是一般的多了。
這十幾年來,派遣了大量的留學生去英國,德國,甚至美國。
當然,國內也建立大量的高等院校。
因為起點高,而且有大量先進的教材,所以在理工,化學,自然科學方麵的造詣,幾乎是全球領先的。
伴隨著國家的強大,民族主義情緒了開始高漲。
國內出現了大量的聲音,要求取消租界,取消所有列強在國內的特權,取消所有不平等條約。
蘇曳也不得不聽從這些呼聲,也開始和大英帝國進行相關方麵的談判。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大英帝國和在國內的租界,還有一些特權已經變得沒有什麽意義了。
首先,這個時候中國的GDP可能已經是全球第一了,工業產值也是世界第一了。
經過了近三十年的發展,在很多工業領域,也是全球領先了。
既然這麽強大,那麽國內還存在租界,豈不是很可笑。
而且大英帝國在中國已經有了天文數字的利益。
但是中方的要求,遭到了英方的強硬拒絕。
當然,蘇曳在這方麵也並不是很著急,盡量保持著相對的友好關係。
因為現在的中國是典型的工業出口型國家,而最大的市場便是大英帝國,極其殖民地,還有它的盟友。
因為中國人口太多了,一旦人口素質全麵上升,那工業優勢就是在是太大了。
產業集群優勢,勞動力成本優勢等等。
發展了短短三十年,就開始鯨吞一切了,不但徹底取代了曆史上美國的工業地位,而且讓歐洲工業,尤其是英國本土工業開始變得蕭條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