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譚最終還是決定,按照袁術教他的方法,準備在荊州奪權。
是在袁紹活著的時候奪權,還是在袁紹死的奪權?對於這件事,袁術一開始也是比較為難的。
但相比於袁譚,袁術終歸是做過一方霸主的,經驗比較豐富,特別是他活了好幾十歲,眼界也遠遠要比袁譚開闊,對於事情考慮深度也要強於大部分人。
袁術的心中明白,如果等袁紹死了,在袁尚成了荊州之主後奪取權力,相比於袁紹活著的時候,或許會容易一些……
但是,在這個父慈子孝的年代,袁譚的行為一定會為荊州和北方各地的士族豪門所鄙夷。
在某種角度上來講,他的這種行為就是屬於不孝。
雖然袁譚是長子,有合法的繼承權,但是袁紹畢竟是他的父親,袁紹將位置傳給第三個兒子,而袁譚如果反叛,那就是叛逆了父親的意誌,是大不孝。
荊州的士族們目前本來就人心思動,他們中有些人或許會借著這個借口來反叛袁譚。
而一旦袁譚奪取弟弟的基業,那麽在北方的劉儉也會借著這件事,開始挑撥荊州本地士族豪強與袁譚之間的關係。
別人不知道劉儉的能耐,袁術心中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當年在雒陽的時候,袁術心裏並不是太瞧得起劉儉,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才感覺到劉儉的可怕。
劉儉對天下所有事情都是有一定前瞻性的,而且他的思慮非常深遠,不要讓這個人抓住一丁點的機會,一旦讓他抓住了機會,他就會收拾的你永世不能翻身。
所以袁術才覺得,還是讓袁紹在世的時候直接將他的位置和基業平穩的過渡到袁譚的手裏,這才是最好的辦法。
至少荊州之地那些心懷意誌的士族和豪強們,沒有借口來打擊袁譚了,同時,北方的劉儉在這件事上也做不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