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的豪強們集體向袁遺施壓,大豪們集體發怒的力量,自然是普通人不能想象的。
一旦處置不好,甚至可顛覆蜀中的政權。
也不怪這些豪強如此的憤怒,孫策這一次實在是做的太過火了,哪有他這樣的人,直接將州牧派去接替他的主將給斬殺了,然後自己奪了主將的兵權,試問當地的望族誰能忍他?
不過,孫策如此行事也並不奇怪,他這個人在曆史上就是多有獨斷專行之意味,在江東的時候,其行事也過於魯莽,不懂得懷柔之法,因而引起眾怒。
最終,孫策在江東之地落了一個被人暗殺的下場。
而在這個時間段,孫策相比於曆史上他的本人來說,其實也沒有好多少。
袁遺受到了益州豪強的空前壓力,他可不敢再偏袒孫策了。
他甚至後悔讓孫策來益州了。
怎麽問袁紹要了這麽個瘋子?
於是,袁遺隻能再次下令,讓益州本土的豪強再次派出徒戶以及族中的豪傑再次組成一支軍隊,這次,他讓這些年來在益州頗有威望的,但卻屬於東州士的吳懿作為統帥軍隊之人,大軍再次浩浩****的前往涪水關去接掌孫策的兵權。
然後,袁遺下令,派遣使者前往涪水關向孫策問罪。
可以說,袁遺和孫策這兩個人都多少有點兒不正常。
袁遺這個人行事實在是太過迂腐了,在這種情況下,怎麽可以還這麽大張旗鼓的向孫策問罪?這不是擺明了把孫策往外麵推,讓他跟自己作對嗎?
如若是換成正常的一方梟雄,按道理來說首先會安撫孫策,不把事情鬧大,穩住對方,然後再派人暗中去想辦法繳了孫策的兵權,用些陰招,不打草驚蛇。
能內部消化就內部消化了。
而孫策這個人多少也有些問題。
正常情況下,若是換成旁人,再看清了風聲之後,應該先向袁遺表示臣服,陳明利害,向袁遺表示服軟,陳明形勢之危機,希望袁遺能夠暫時安撫住益州豪強的情緒,如果不行,就是轉頭投靠劉儉,保全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