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帶著月兒和娟兒去看龍陵,崔慎便將李讓帶到了一處僻靜的涼亭裏。
李讓剛剛落座,崔慎便對著李讓躬身一禮。
李讓一愣,皺眉道:“崔兄這是何意?”
崔慎起身,搖頭道:“這一禮,是感謝李兄,讓崔某明白了什麽叫做民間疾苦。”
李讓微微皺眉,靜待崔慎的下文。
他來到李讓麵前坐下,伸出了自己的雙手,笑道:“出門遊學一月有餘,某去到了一些此前從未想過要去的地方,也見到了一些從未見過的人和事。”
李讓朝他的雙手看去,這才發現崔慎的手上全是血泡和傷痕。
崔慎主動伸出手,苦笑道:“李兄,某實話實說,某從前從未想過種地原來是一件那麽辛苦的事情。”
李讓不動聲色地問道:“那崔兄以為,種地該是什麽樣子?”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崔慎沒有正麵回答,而是用了一首詩陶淵明的《歸田園居》表示了他對種地的認知。
他念完這首詩,不由得苦笑道:“某以往還認為,陶淵明能在草盛豆苗稀的情況下,能夠吃飽肚子,那種地也不過就是不同的生活方式罷了。”
李讓依舊沒有說話,隻是豎起了耳朵。
崔慎歎了口氣,低聲道:“某去到了一個叫名陽河村的村子,與陽河村的村民共處了兩旬時光,期間隨著他們下地除草,上山砍柴,可兩旬時光忙碌下來,某發現,他們隻靠種地種出來的糧食,根本吃不飽肚子。”
聞言,李讓不由得眉頭微蹙,問道:“那他們大多數時候都吃什麽?”
“草根,樹皮,野菜,麩糠......”
崔慎滿臉苦澀地說出一些平日裏村民們吃的東西,搖頭道:“現在某總算明白,為何李兄你不願將蒙學鋪散到縣鄉一道了,那些百姓,連飯都吃不飽,更遑論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