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書院理學院裏,自從上次太子李承乾來過之後,李泰的行為總算是收斂了一些。
至少書院的教學工作,已經能夠正常開展。
當然,這裏的收斂,指的明麵上收斂。
事實上,在書院的教學工作之外,李泰仍舊沒有放棄宣揚他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核心理念。
下午時分,書院剛剛放學,書院的學子們便分成了兩撥。
一撥人朝著書院的飯廳而去,這波人,大多是關中尋常官員,或者是處於朝堂邊緣的勳貴子弟。
另一撥人,則是如喪考妣的朝另一處與飯廳方向完全相反的小道盡頭走去。
這一撥人,是長安真正的權貴子弟,家中在朝為官的長輩,最低都是五品以上。
今日並非休沐,他們之所以不去飯堂吃飯,當然不是因為不想。
而是因為魏王李泰下過王令,所有書院學子,但凡家中有五品以上官員者,放學之後都需要到指定的地點集合,聽他宣講現代科學的理念。
沒錯,這就是李泰收斂的結果。
他不再在書院上課的時候召集學子們逃課,也不再隨時影響書院的正常授課。
而是開始有組織,有紀律的威脅恐嚇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紈絝二代,令他們每日放學之後必須先到指定地方聽他宣講一個時辰的現代科學。
對此,書院也有些無可奈何。
李泰皇子的身份擺在那裏,書院不怕他,可學子們沒法不怕。
學子們家中的長輩,還是要在朝堂為官的。
他們在書院若是得罪了陛下最寵愛的二兒子,難保不會影響到家中長輩的仕途。
因此,不管這些二代學子們是情願還是不情願,都必須以李泰馬首是瞻。
畢竟,太子李承乾也不可能天天朝書院跑,人太子多忙啊。
李讓帶著隨從進入書院以後,看見就是一樣一副涇渭分明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