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張大了嘴巴,李讓這番大逆不道的發言徹底將他給鎮住了。
在他十幾年的人生裏,所有人告訴他的都是他要爭氣,要努力,要上進,要成為一個讓所有人稱讚的太子殿下。
何曾有人對他說過這種歪理?
“你...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
李承乾艱難的吞了口口水,顫聲道:“你這是質疑先賢的道理。”
李讓淡淡的應道:“先賢的道理也不總是對的。”
應了一聲,李讓莫名看了李承乾一眼,隨後搖搖頭道:“朽木最大的用處是燒火,爛泥最大的用處是施肥,而孺子就該去玩鬧。
草民其實很不明白,為什麽總有人將用來燒火的朽木拿去雕刻,將本該用來施肥的爛泥糊在牆上,再去和小小的孺子講些似是而非的大道理。
他們難道不知道這樣做是注定不可能成功的嗎?
如果知道的話,他們為何要去做這樣無用功的事情,最後還要將過錯全都怪在朽木,爛泥和孺子身上?
如果不知道的話,那麽連這點常識都沒有的先賢說的道理,我為什麽不能質疑?”
李讓一番似是而非的歪理,成功讓李承乾迷茫了一瞬間。
雖然很短暫,但他確實迷茫了。
這番話給他的衝擊力不亞於重塑一次三觀。
此前,對於那些老夫子和父皇母後教給他先賢哲理,他一直深信不疑。
但在此刻,他的心裏竟然隱隱有動搖的跡象。
先賢的道理就一定正確嗎,先賢難道就不會做錯事情嗎?
或者說,先賢的道理難道就一直適用的嗎?
孔師說李讓是爛泥扶不上牆,但他不認為李讓是爛泥,在內心深處他是很佩服李讓的。
少年英雄,有勇有謀。
李讓在草原上的那些事跡,一樁樁,一件件他全都銘記於心,如果這樣的人也是爛泥,那大唐還有英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