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重生,然後成為大科學家

第01章 英雄露穎在今朝

字體:16+-

1923年1月1日,下午六時許。

上海市四馬路,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樓。

工部局團練部大講堂內座無虛席,一場別開生麵的討論會,正在這裏舉行。

台下的聽眾坐了約莫有三四百號,除了主辦方“青年人希伯來協會”和“學術研究會”兩會的諸多會員,還有許多租界裏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法租界公董局總董,甚至連各國駐上海的領事官員都來了不少。

《申報》記者趙君豪坐在聽眾席上,眉頭逐漸擰到了一起。

作為上海大報的記者,趙君豪親眼見證了幾年前美國和英國的大哲學家杜威和羅素訪華時的盛況。

今天他在場內的所見所聞,和當時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現場三百多名的聽眾當中,算上趙君豪自己,也隻有寥寥三個中國人而已。

雖然這場討論會名義上隻對受邀者開放,但其實搞到邀請函,還算是一件挺容易的事情。

趙君豪今天能坐到會場中,甚至都沒有通過《申報》館官方出麵。

因為《申報》壓根兒就沒想派記者來參加這場討論會,他們一開始就打算向洋人的《大陸報》或《字林西報》買新聞。

趙君豪是南洋大學的畢業生,對科學話題本就感興趣,所以他才嚐試著給母校的一個外籍教授去了通電話,沒想到輕而易舉地就得到了一張邀請函。

秦檜尚且還有三個朋友,何況那幫整日混跡在上層社會中的名流們呢?

他們不是搞不到票,隻是原本就不想來罷了。

大講堂內響起的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打斷了趙君豪的思考。

一個中等身量,衣著考究,頭發蓬鬆花白,留著濃密一字胡,棕色雙眸炯炯有神的中年人,登上了講台。

考慮到現場的人數眾多,講演不易,問題研究會主席,同時也是本場討論會的主持人查特萊提議,不如與會者直接向主講人提問,請他逐一解疑釋惑。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