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燜子多少錢一份?”錦書問。
“啊?”鐵男不解地看她。怎麽突然說起吃的了?
“三毛一份。”
“給我三毛錢。”
鐵男把錢遞給她。
錦書從桌上的小吃裏挑了一碗燜子,冒著熱氣,散發著麻醬的香氣。
“賣給你了,拿回去給你妹妹。哥哥用第一次賺錢買的,小姑娘一定特別高興。”
鐵男沒想到她會這麽說,鼻子一酸,差點落下男兒辛酸淚。
“回去吧,來日方長。”
來日方長,似是不經意提起,落在心裏卻是重重的信任、尊重、理解。
十年後,鐵男作為錦書手下最能幹的銷售部經理,經常會想到這一天,想到這碗冒著熱氣的燜子。
命運的齒輪,是從一碗燜子開始轉動的。
錦書沒有給他灌心靈雞湯,沒有責怪他,很平常地用市場價賣給他一碗燜子。
她甚至不是送的,她收錢,一分不少。
燜子拿回家,時間久了有點坨,可是他妹吃得特別開心,湯都喝了。
對家人的羈絆,是最好的動力,無需多言,來日方長。
家裏又恢複了安靜,錦書算賬。
8個孩子,一晚上賣了380盤,錦書淨利潤114元。
這筆錢就算是白的的,主要目的是加快磁帶的流通,讓手裏的資金活起來。
這兩天隨身聽賣了9000塊錢,按照她一台隨身聽搭30盤磁帶的賣法,每“送”出去1台隨身聽,她能賺38塊錢。
直接賣磁帶或是隨身聽的利潤會更大,但是沒有送隨身聽做噱頭,她根本走不了這麽大的量,磁帶也拿不到最低進貨價。
看似是她在犧牲利潤做買賣,但算下來,她資金流水大,淨利潤也不低,遙遙領先老李那種沒有店鋪的磁帶販子。
比本市規模大的音像店會差點,但她還有後招沒拿出來,慢慢來。
開店的淨利潤有3000多了,加上晚上磁帶抽成,再幹兩天,下批貨款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