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監國?
楊溥看著桌案後奮筆疾書的朱文奎,有些不明白他在想什麽。
自從建文十二年秋遷都北京之後,建文皇帝朱允炆便開始培養朱文奎的政務處理能力,一應地方官府文書先送內閣,後送東宮,若內閣與東宮意見一致,小事立斷,大事再奏,若內閣與東宮意見不一致,則奏知皇上決斷。
在這近兩年的時間裏,朱文奎事實上在監國。
有權直接處理國家政務,不是監國是什麽?
相對於當年的懿文太子,朱文奎擁有更多的自主權與決斷權。
滿朝文武都清楚,朱允炆這樣做是為了鍛煉太子的政務能力,而朱文奎也不負眾望,展現出了良好的能力,不僅遷都事宜籌備周全,遷都之後民政也處理得極好,尤其是建文十二年底的“歸鄉潮”,不僅解決了山西糧荒,還慰藉了山西父老。
隻是,自從阿曉穆誕下四皇子朱文境之後不到半年,朱文奎就開始了“懈怠”,屢屢請旨不再處理政務,雖然皇上並沒有答應,但朱文奎再這樣請旨下去,皇上遲早會點頭。
楊溥並不擔心朱文奎暫時不處理政務,擔心的是其他皇子。
隨著大量政務交東宮、內閣,建文皇帝主要負責軍務與大政方針,一個月就露麵四次,大部分時間都留在後宮,陪在建文皇帝身邊的,除了皇後與一幹妃子外,還有二皇子朱文垣、三皇子朱文堂,繈褓裏的四皇子朱文境。
朱文境年幼不算什麽,對朱文奎構不成威脅,但朱文境的母親阿曉穆就說不準了,這個女人出自女真部落,會不會在朱允炆耳邊吹枕頭風誰也不清楚。
當然,最大的威脅還是二皇子朱文垣。
朱文垣是建文三年生,十一二歲的年齡表現出了驚人的智慧,不僅聰慧敏秀,為人處世更透著謙謙之風,深得太後喜歡。
二皇子與太子朱文奎年齡相差不算大,三四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