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十二年,四月。
隨著工部老尚書鄭賜的去世,朱允炆傷感之餘,終於開始對堂官開始了大規模調整。
新的工部尚書不是一位,而是兩位。
黃福,宋禮。
這個結果並沒有太出人意料,畢竟宋禮早年間疏浚黃河,後主導會通河工程,為京杭大運河貫通南北打下了基礎,這些年來又先後參與了吳淞江、汾河、淮河、渦河等疏浚工程,常年在外奔波,其付出眾人有目共睹。
鄭賜在臨終之前,也向朱允炆舉薦宋禮接任工部尚書。
至於黃福,雖然沒有宋禮在外的辛勞,但自鄭賜身體不好之後,一直操勞工部事宜,營造新都、龍江造船廠、馬鞍山造船廠、清江造船廠、一幹大型糧倉等等背後都有工部的影子,而這些都需要黃福來處理。
雙尚書的存在並不算什麽稀奇,洪武朝時工部尚書最多的時候七個之多。
老朱當年那麽做,更多的是因為不清楚誰是真正的人才,擱在砥礪石上磨一磨看看,一看不行就丟了,期間並沒有明確的職權劃分。
朱允炆為了避免職權重疊,出現相互推諉、責任不清等問題,明確規定宋禮主天下河務,黃福主天下營造。
但凡河流、湖泊、挖井、改道等問題,找宋禮。
但凡建造宮殿房屋,打造船隻,各類礦場,道路等等,歸黃福主管。
工部的調整剛剛完成,吏部尚書蹇義因母親過世,請旨奔喪守孝三年,朱允炆應允,提拔楊溥代理吏部尚書。
都察院左都禦史戴德彝尚不到五十,右都禦史練子寧隻有四十五六,皆是清廉之人,幹臣能臣,主導了洪武二十年的精簡機構,分流人員,裁去官、吏、雜役合計三千餘,為朝廷節省了大量財政,朱允炆並沒有作調整,但將一向剛正、敢鬥勳貴的宋正臣提拔為了副都禦史。
有了宋正臣的加入,都察院在治理官場,清查貪汙腐敗等事上將更得心應手,也更為淩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