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馬爾罕。
哈裏帶領庫雷山、尼克、特爾戈等一幹大將,包括丘、狩、孫恩等一幹文臣,東出撒馬爾罕城十裏,迎接大明的使團。
說是使團並不恰當,更應該稱之為軍火運輸隊。
負責押運火器的不是別人,而是曾在西疆作戰、立下過大功,被任命為孛羅衛指揮使的蔡熊英。
對於哈裏親自迎接,特爾戈、尼克等人是不讚同的,畢竟大明此番運輸火器的人手不是幾十幾百,出點事可以應對,他們來的是五千人。
而這五千人,清一色全是西疆都司下屬的衛所軍士,一旦想要做點事,頃刻之間便是虎狼之師。何況他們運輸的便是火器,大量的火器,一旦出手,連個跑的機會都難有。
哈裏作為帖木兒國的王,實在不應該冒險。
但孫恩、庫雷山、丘與狩等人極力支持哈裏親自迎接,以表示對大明給予火器的重視與感謝。當然,更深層的考慮是,在城外十裏遇到麻煩,至少城內還有個應對的機會,或疏散王室的人撤退。若是等蔡熊英帶人到了撒馬爾罕城門口再迎接,整個城池都將瞬間暴露在大明的炮火之下。
哈裏相信自己的判斷,朱允炆現在並沒有精力進攻帖木兒國。
瓦剌的臣服與安置牽製了西疆大部分精力,分化瓦解草原沒有五年、十年根本就做不好。何況大明屢屢征戰,雖都取得了大勝,可百姓的疲憊是不可避免的,大明將會休養生息,而不是再次踏上征途。
何況大明皇帝接受了薩賓娜,簽下了大明與帖木兒國和平盟約,不可能在盟約生效這一年就抽出刀子。
哈裏看到了大明的車隊,連綿而去,看不到盡頭。
蔡熊英、周山等人驅馬先至,看到哈裏親自迎接,爽朗一笑,翻身下馬行禮。
哈裏迎上前:“蔡將軍,周將軍,辛苦!”
蔡熊英豪氣地說:“哈裏國王,我們奉命運輸火器前來。既然國王在此,那就在此處交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