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艦,在祖國海軍的曆史上,舉足輕重。
祖國剛剛建立之後,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咬牙從俄國人那裏購買了四艘驅逐艦,稱為海軍的四大金剛。
當年花了68噸的黃金,所以,國家也不可能繼續花費寶貴的黃金來購買軍艦了,必須要想辦法自研。
1957年,在多方的努力下,國內獲得了俄國人的56型驅逐艦(北約代號科特林級)部分技術設計圖紙資料。海軍成立了研究機構,開始驅逐艦研製方案的探討工作。
火炮驅逐艦已經落伍了,世界各國的軍艦都在搭載導彈,所以,海軍也開始計劃研製新型導彈驅逐艦,在經過了十幾年的艱辛努力之後,1971年12月31日,051型首製艦105艦正式交付海軍,從此海軍也有了自己的導彈驅逐艦,北約給了個旅大級的代號。
八十年代,國門已經打開,國內也看到了自己軍艦的落伍:除了沒有防空能力之外,還嚴重缺乏反潛能力。
靠著和西方的良好關係,國內開始引進先進技術來發展自己了。
在1987年,105號艦拆除了後甲板1座76式58倍口徑130毫米雙管艦炮,2座67式37毫米雙管艦炮,2座61式25毫米雙管艦炮,幾乎把後麵的甲板都清空了,騰出來的空間,增加了飛行甲板和專門的直升機機庫。
機庫的麵積很大,超黃蜂直升機可以停一架,國產化的直九可以停兩架。
就這樣,105號艦成為了國內第一艘可以搭載直升機的軍艦,大大地提升了這款軍艦的反潛能力。北約也因此將這艘軍艦歸入旅大2級的行列,和前麵的普通驅逐艦區分。
這款軍艦在改裝中,從國外進口了專門的部件:“魚叉”助降係統;燈光著艦助降係統;歸航引導係統。
在茫茫的大海上,直升機想要找到自己的母艦,從返航,一直到降落,都要有專門的引導係統才行,這種係統從二戰時期就已經逐漸成熟了,發展到現在更是很普通的技術,但是,國內從零開始,隻能是外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