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世間一切苦樂,都隻是一步之遙

眾生佛性本具,修德方顯

字體:16+-

《華嚴經》雲:“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一切智,無礙智,即得現前。”眾生沉九界,如來證一乘,於心性毫無增減。其所以升沉迥異,苦樂懸殊者,由因地修德不一,致果地受用各別耳。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而佛與眾生心行受用絕不相同者,何也?以佛則背塵合覺,眾生則背覺合塵,佛性雖同,而迷悟迥異,故致苦樂升沉天淵懸殊也。若能詳察三因佛性之義,則無疑不破,無人不欲修習矣。

三因者:正因、了因、緣因也。

正因佛性,即吾人即心本具之妙性,諸佛所證真常之法身。

此則在凡不減,在聖不增,處生死而不染,居涅槃而不淨,眾生徹底迷背,諸佛究竟圓證,迷證雖異,性常平等。

了因佛性,此即正因佛性所發生之正智。以或由知識,或由經教,得聞正因佛性之義,而得了悟。知由一念無明,障蔽心源,不知六塵境界,當體本空,認為實有,以致起貪嗔癡,造殺盜**。由惑造業,因業受苦,反令正因佛性為起惑造業受苦之本,從茲了悟,遂欲返妄歸真,冀複本性也。

緣因佛性,緣即助緣。既得了悟,即須修習種種善法,以期消除惑業增長福慧,必令所悟本具之理,究竟親證而後已。

姑且喻明:正因佛性,如礦中金,如木中火,如鏡中光,如穀中芽,雖複本具,若不了知,及加烹煉、鑽研、磨礪、種植、雨澤等緣,則金火光芽將永無發生之日。是知雖有正因,若無緣了,不能得其受用。此所以佛視一切眾生皆是佛,而即欲度脫,眾生由不了悟不肯修習善法,以致長劫輪回生死莫之能出,如來於是廣設方便隨機啟迪,冀其返妄歸真,背塵合覺。

眾生者,未悟之佛;佛者,已悟之眾生。其心性本體,平等一如,無二無別;其苦樂受用,天地懸殊者,由稱性順修、背性逆修之所致也。其理甚深,不易宣說,欲不費詞,姑以喻明。諸佛致極修德,徹證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