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一讀就懂的黃帝內經

五味論第六十三

字體:16+-

黃帝向少俞請教:“食物進入人體後,五味會分別影響相應的髒腑經絡,五髒六腑也會因此產生各種病理變化。比如,酸味傷筋導致小便不利,鹹味入血導致口渴,辛味散氣令人內心空虛,苦味傷骨導致嘔吐,甘味入肌令人心胸鬱悶。我知道這些現象,但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希望你能解釋一下。”

少俞解釋道:“酸味食物進入胃後,因其收斂的特性,主要在上、中二焦作用,不易迅速吸收轉化,容易滯留在胃中。如果胃內溫暖和諧,酸味就能下注到**。但**皮薄而柔軟,遇到酸味就會收縮卷曲,導致**出口緊縮不暢,影響排尿,從而形成小便不利的病症。又因為前陰是宗筋匯聚的地方,而肝主筋,所以說酸味入胃後主要影響筋。”

黃帝問:“鹹味善於走血分,為什麽吃太多鹹的東西會口渴呢?”

少俞答:“鹹味入胃後,鹹氣會上行到中焦,然後輸送到血脈中,與血相合。血和鹹味結合後,會使血液變得濃稠,這時就需要胃中的水液不斷補充到血脈中去。這樣一來,胃中的水液就會不足,影響咽部的津液分泌,導致咽部和舌根幹燥,從而感到口渴。又因為血脈是中焦化生的精微輸送到全身的通道,血液也出自中焦,所以說鹹味入胃後主要走血分。”

黃帝又問:“辛味善於走氣分,為什麽吃太多辛味的東西會讓人感到內心空虛呢?”

少俞說:“辛味入胃後,辛氣主要在上焦作用。上焦的功能是將中焦的水穀精微散布到體表。如果吃太多蔥、薑、蒜、韭等辛味食物,就會在上焦產生熏蒸作用,影響營氣和衛氣的正常運行。如果辛味長時間停留在胃中,就會讓人感到內心空虛。又因為辛味和衛陽之氣同行,所以辛味入胃後會使衛陽之氣外達而出汗,辛味也隨之排出,這就是辛味走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