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傅斯年談中國史

四、諸夷姓

字體:16+-

諸夏所在既如上章所述,與之對峙之諸夷,乃並不如諸夏之簡單,所謂“夷”之一號,實包括若幹族類,其中是否為一族之各宗,或是不同之族,今已不可詳考,然各夷姓有一相同之處,即皆在東方,淮濟下流一帶。現將古來為人稱為夷者各族,或其子孫列為東夷者,或其地望正所謂夷地者,分別疏解如下。

(一)太皞之族

太皞與太昊為一辭,古經籍多謂即是伏羲氏,或作包犧氏。關於太皞之記載見於早年經籍者如下:

《左傳》僖二十一:“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大皞與有濟之祀,以服事諸夏。邾人滅須句,須句子來奔,因成風也。成風為之言於公曰:‘崇明祀,保小寡,周禮也;蠻夷猾夏,周禍也。若封須句,是崇皞、濟而修祀,紓禍也。’”杜雲:“四國,伏羲之後。任,今任城縣也。顓臾,在泰山南,武陽縣東北。須句在東平須昌縣西北。四國封近於濟,故世祀之。”按,杜釋有濟誤。有濟正如有夏有殷,乃是古國名,四國其後,或其同姓耳。又昭十七:“太皞氏以龍紀官,故為龍師而龍名。”

又同年:“陳,太皞之虛也。”

《論語》:“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按,此足證顓臾本為魯之附國。

《易·係辭》下:“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按,《禦覽》七百二十引《帝王世紀》與此大同,惟“作結繩”作“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與此異。

《帝王世紀》:“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蛇身人首,有聖德,都陳。作瑟三十六弦。燧人氏沒,庖犧代之,繼天而王。首德於木,為百王先。帝出於震,未有所因,故位在東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稱太昊。製嫁娶之禮,取犧牲以充庖廚,故號庖犧氏,後世音謬,故或謂之宓犧。”(《禦覽》七十八引作《皇王本紀》。自此以下皆據宋翔鳳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