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史簡述

明初的學校

字體:16+-

專製獨裁的君主,用以維持和鞏固統治權的法寶,是軍隊、法庭、監獄、特務和官僚機構,用武力鎮壓,用公文辦事。

明太祖朱元璋原來是紅軍大帥郭子興的親兵,一步步升官,做到韓宋的丞相國公,龍鳳十年(1364年,元順帝至正二十四年)做吳王,四年後爬上寶座做明朝的開國皇帝。本來是靠武力起的家,化家為國後,有的是隊伍,紅軍嫡係的,敵軍收買過來的,投降的雜牌軍,官民犯罪充軍的,不夠,再按戶口抽壯丁,總數約摸有兩百萬,編製作衛(師)所(團),分駐全國各地,執行武裝彈壓警戒的任務。

明太祖明白,武力可用以奪取政權,卻不能用以治國,而且,軍官大多數不識字,也辦不了公文。即使有識字的,也不能作高級執政官,武人當政,曆史上的例子說明不是好辦法。結論是要治國必須建立一個得心應手、禦用的官僚機構,而官僚必得用文人。於是,問題來了。從朝廷到地方,從省府部院寺監到州縣,各級官僚得十幾萬人,白手起家的明太祖,從哪兒去找這麽些忠心的而又能幹的文人?

當然,第一個想到的是元朝的舊官僚。除了在長期戰爭中被消滅了的一部分以外,剩下的會辦事有才力的一批,早已來投效了;不肯來的,用威嚇手段,說是“智謀之士”,“堅守不起,恐有後悔”,也不敢不來(《明史》卷二八五《張以寧傳》附《秦裕伯傳》)。其餘有的是貪官汙吏,有的人老朽昏庸,有的人懷念元朝的恩寵,北逃沙漠(《明史》卷一二四《擴廓帖木兒傳》附《蔡子英傳》),有的人厭惡、恐懼新朝,遁跡江湖,埋名市井(同上書卷二八五《楊維楨傳》《丁鶴年傳》)。盡管新朝用盡了心機,軟話硬拉,要湊齊這個大班子,人數還差得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