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金明館叢稿初編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續稿序

字體:16+-

長沙楊遇夫先生自辰谿湖南大學寄示近著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續稿若幹卷,命寅恪序之,媵以感事詩一首,有「祇有青山來好夢,可憐白發換浮名」之歎。寅恪嚐聞當世學者稱先生為今日赤縣神州訓詁小學之第一人。今讀是篇,益信其言之不誣也。自昔長於金石之學者,必為深研經史之人,非通經無以釋金文,非治史無以證石刻。群經諸史,乃古史資料多數之所匯集。金文石刻則其少數脫離之片段,未有不了解多數匯集之資料,而能考釋少數脫離之片段不誤者。先生平日熟讀三代兩漢之書,融會貫通,打成一片。故其解釋古代佶屈聱牙晦澀艱深之詞句,無不文從字順,犂然有當於人心。此則讀先生之書者,自能知之,不待寅恪贅言也。雖然,寅恪於此別有感焉,百年以來,洞庭衡嶽之區,其才智之士多以功名著聞於世。先生少日即已肄業於時務學堂,後複遊學外國,其同時輩流,頗有遭際世變,以功名顯者,獨先生講授於南北諸學校,寂寞勤苦,逾三十年,不少間輟。持短筆,照孤燈,先後著書高數尺,傳誦於海內外學術之林,始終未嚐一藉時會毫末之助,自致於立言不朽之域。與彼假手功名,因得表見者,肥瘠榮悴,固不相同,而孰難孰易,孰得孰失,天下後世當有能辨之者。嗚呼!自剖判以來,生民之禍亂,至今日而極矣。物極必反,自然之理也。一旦忽易陰森慘酷之世界,而為清朗和平之宙合,天而不欲遂喪斯文也,則國家必將尊禮先生,以為國老儒宗,使弘宣我華夏民族之文化於京師太學。其時縱有入夢之青山,寧複容先生高隱耶?然則白發者,國老之象征。浮名者,亦儒宗所應具,斯誠可喜之兆也。又何歎哉?又何歎哉?寅恪未嚐學問,豈敢於先生之書多所論列,因先生之命,故別陳所感者如此,不識世之讀先生書者,以為何如也。壬午十二月二十五日陳寅恪謹書於桂林雁山別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