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金明館叢稿初編

西遊記玄奘弟子故事之演變

字體:16+-

印度人為最富於玄想之民族,世界之神話故事多起源於天竺,今日治民俗學者皆知之矣。自佛教流傳中土後,印度神話故事亦隨之輸入。觀近年發現之敦煌卷子中,如維摩詰經文殊問疾品演義諸書,益知宋代說經,與近世彈詞章回體小說等,多出於一源,而佛教經典之體裁與後來小說文學,蓋有直接關係。此為昔日吾國之治文學史者,所未嚐留意者也。

僧祐出三藏記集玖賢愚經記雲:

河西沙門釋曇學威德等凡有八僧,結誌遊方,遠尋經典,於於闐大寺遇般遮於瑟之會。般遮於瑟者,漢言五年一切大眾集也。三藏諸學各弘法寶,說經講律依業而教。學等八僧隨緣分聽,於是競習胡音,析以漢義。精思通譯,各書所聞。還至高昌,乃集為一部。

據此,則賢愚經者,本當時曇學等八僧聽講之筆記也。今檢其內容,乃一雜集印度故事之書。以此推之,可知當日中央亞細亞說經,例引故事以闡經義。此風蓋導源於天竺,後漸及於東方。故今大藏中法句譬喻經等之體製,實印度人解釋佛典之正宗。此土釋經著述,如天台諸祖之書,則已支那化,固與印度釋經之著作有異也。夫說經多引故事,而故事一經演講,不得不隨其說者聽者本身之程度及環境,而生變易,故有原為一故事,而歧為二者,亦有原為二故事,而混為一者。又在同一事之中,亦可以甲人代乙人,或在同一人之身,亦可易丙事為丁事。若能溯其本源,析其成分,則可以窺見時代之風氣,批評作者之技能,於治小說文學史者儻亦一助歟?

鳩摩羅什譯大莊嚴經論叁第壹伍故事,難陀王說偈言:

昔者頂生王。將從諸軍眾。並象馬七寶。悉到於天上。羅摩造草橋。得至楞伽城。吾今欲升天。無有諸梯隥。次詣楞伽城。又複無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