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金明館叢稿初編

敦煌本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跋

字體:16+-

倫敦博物館藏敦煌本唐梵對音心經一卷,前有序文,題:

西京大興善寺石壁上錄出,慈恩和尚奉昭(詔)述。

序文後附不空譯蓮花部等普讚三寶梵文對音一節。又經名題下注雲:

觀自在菩薩與三藏法師玄奘親教授梵本,不潤色。

寅恪嚐取此本與今存諸梵文本及譯本校讀一過,其異同已別於學校講授時詳言之。茲不贅述。惟此本對音,自「尾儞也乞叉喻」至「隻哆囉孥」一節重複,當是傳寫之誤。而梵文對音下所注之中文,意義往往譌舛,句讀離析,亦多未當。又與玄奘譯本之文詳略互異,其非出於華梵兼通之大法師如慈恩其人者,固不待言。疑此本梵文對音,雖受自西僧,而此土學侶取漢譯之義,逐字注之,以不解梵語文法,故多謬誤也。此本心經之序,既稱錄自西京大興善寺,而譯蓮花部等普讚三寶梵文對音之不空,即居於此寺。今本又列對音三寶讚於此本心經序文及本文之間。或者對音三寶讚與此本心經俱出於不空之手歟?

序文中所紀此經傳授始末,頗為詭異,似不可信,然亦有所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壹雲:

莫賀延磧長八百餘裏,古曰沙河。上無飛鳥,下無走獸,複無水草。是時顧影,唯一心但念觀音菩薩及般若心經。初法師在蜀,見一病人身瘡臭穢,衣服破汙,湣將向寺,施與衣服飲食之直。病者慚愧,乃授法師此經。因常誦習。至沙河間,逢諸惡鬼,奇狀異類,遶人前後,雖念觀音,不能令去,及誦此經,發聲皆散。在危獲濟,實所憑焉。

可知奘公與此經原有一段因緣。若序文中所言觀音化身,保衛行途,取經滿願,後複於中天竺摩竭陀閾那爛陀寺,現身升空等靈異,則皆後來附益演變之神話故事,即唐三藏取經詩話,銷釋真空寶卷,西遊記等書所從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