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金明館叢稿初編

(丁)結論

字體:16+-

自貞觀十一年(西曆六三七年)正月,(或二月,見乙章。)詔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詔文見乙章)。曆五十四年至天授二年(西曆六九一年)三月,周已革唐命,而有釋教在道法之上之製(製文見丙章)。又曆二十年唐室中興之後,景雲二年(西曆七一一年),複敕僧道齊行並進(敕文見唐大詔令集壹壹叁)。約而論之,凡有三變。若通計自隋煬帝大業之世迄於唐睿宗景雲之初,此一百年間佛教地位之升降,與當時政治之變易,實有關係。而與此百年間政治上三大怪傑即隋煬帝唐太宗及武曌尤多所關涉。故綜合前後政治之因果,依據中西文化之同異,類次舊文,間附臆說,成此短篇,以供研求國史中政治與宗教問題者之參證。

茲有間接與大雲經有關之謝靈運辨宗論中華夷分別一點,略論述之如下。但祇就此端範圍推論,其餘涉及佛教大小乘教義之演變諸問題,則概從省略,以免枝蔓。嚴可均輯全宋文叁貳謝靈運辨宗論雲:

華民易於見理,難於受教,故閉其累學,而開其一極。夷人易於受教,難於見理,故閉其頓了,而開其漸悟。漸悟雖可至,昧頓了之實,一極雖知寄,絕累學之冀。良由華人悟理無漸,而誣道無學,夷人悟理有學,而誣道有漸。是故權實雖同,其用各異。

寅恪案,靈運文中所討論者,在華人主頓夷人主漸一事,專為道生之大涅槃經而發。

慧皎高僧傳柒義解肆竺道生傳略雲:

又六卷泥洹先至京都,生剖析經理,洞入幽微,迺說一闡提人皆得成佛。於時大本未傳,孤明先發,獨見忤眾,於是舊學以為邪說,譏憤滋甚,遂顯大眾擯而遣之。後涅槃大本至於南京,果稱闡提悉有佛性,與前所說合若符契。

今據同書貳曇無讖傳略雲:

(讖)往罽賓齎大涅槃前分十卷。頃之,複進到姑臧,譯寫初分十卷。次譯大集,大雲,悲華,地持,優婆塞戒,金光明,海龍王菩薩戒本等六十餘萬言。讖以涅槃經本品數未足,還外國究尋。後於於闐更得經本中分,複還姑臧譯之。後又遣使於闐尋得後分,於是續譯為三十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