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金明館叢稿初編

高鴻中明清和議條陳殘本跋(原文見明清史料第壹冊)

字體:16+-

內閣大庫檔案中發見高鴻中條陳殘本一紙。僅附識「二月十一日到」及「三月十三日奏了」數字。寅恪案,清崇德七年即明崇禎十五年春清人聞明兵部尚書陳新甲遣職方郎中馬紹愉來議和,諸臣各條陳意見。此殘本乃其時所上意見書之一也。茲不廣征舊籍。但迻錄明史及清史稿所載此事本末之文,以資參證。

清史稿叁太宗本紀貳略雲:

[崇德七年]三月乙酉,阿濟格等奏,明遣職方郎中馬紹愉來乞和,出明帝敕兵部尚書陳新甲書為驗。上曰,明之筆劄多不實,且詞意誇大,非有欲和之誠。然彼真偽不可知,而和好固朕夙願。爾等以朕意傳示之。五月己巳朔,濟爾哈朗等奏,明遣馬紹愉來議和,遣使迓之。壬午,明使馬紹愉等始至。六月辛醜,都察院參政祖可法張存仁言,明寇盜日起,兵力竭而倉廩虛,征調不前,勢如瓦解,守遼將帥喪失八九。今不得已乞和,計必南遷。宜要其納貢稱臣,以黃河為界。上不納。以書報明帝曰,自茲以往,盡釋宿怨,尊卑之分,又奚較焉。使者往來,期以麵見。吉凶大事,交相慶吊。歲各以地所產互為餽遺。兩國逃亡亦互歸之。以寧遠雙樹堡為貴國界,塔山為我國界,而互市於連山適中之地。其自海中往來者,則以黃城島之東西為界。越者各罪其下。貴國如用此言,兩君或親誓天地,或遣大臣蒞盟,唯命之從。否則後勿複使矣。遂厚賚明使臣及從者,遣之。後明議中變,和事竟不成。

觀此可知鴻中所言,與祖可法張存仁之說相類,應是同時議論。沈陽當日明室降臣,其於和議條件,所論至苛。蓋漸染中原士大夫誇誕之風習,匪獨大言快意,且欲藉此以諂諛新主,是誠無恥之尤者矣。其實崇禎季年,雖內憂外患不可終日,然究為中華上國,名分尚存,體製仍在。朝鮮前例,豈得遽以相加?故清廷報書亦僅欲以寧遠為界。與鴻中所陳「以山海[關]為界也罷」之第二說不甚相遠。此本當時較切情事之議,自異乎外廷誇大之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