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陳寅恪文集

三國誌曹衝華佗傳與佛教故事

字體:16+-

陳承祚著三國誌,下筆謹嚴。裴世期為之注,頗采小說故事以補之,轉失原書去取之意,後人多議之者。實則三國誌本文往往有佛教故事,雜糅附益於其間,特跡象隱晦,不易發覺其為外國輸入者耳。今略舉數事以證明之,或亦審查古代史料真偽者之一助也。

魏誌貳拾鄧哀王衝傳雲:

鄧哀王衝字倉舒,少聰察歧嶷,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大悅,即施行焉。

葉水心適習學記言貳柒論此事曰:

倉舒童孺,而有仁人之心,並舟稱象,為世開智物理,蓋天稟也。

是直信以為事實。何義門焯以倉舒死於建安十三年前,知其事為妄飾,而疑置水刻舟,算術中或本有此法。邵二雲晉涵據吳曾能改齋漫錄引苻子所載燕昭王命水官浮大豕而量之,謂其事已在前。(見梁章巨三國誌旁證壹肆。)然皆未得其出處也。考北魏吉迦夜共曇曜譯雜寶藏經壹棄老國緣雲:

天神又問,此大白象有幾斤?而群臣共議,無能知者。亦募國內,複不能知。大臣問父,父言,置象船上,著大池中,畫水齊船,深淺幾許,即以此船量石著中,水沒齊畫,則知斤兩。即以此智以答天神。

寅恪案,雜寶藏經雖為北魏時所譯,然其書乃雜采諸經而成,故其所載諸國緣,多見於支那先後譯出之佛典中。如卷捌之難陀王與那伽斯那共論緣與那先比丘問經之關係,即其一例。因知卷壹之棄老國緣亦當別有同一內容之經典,譯出在先。或雖經譯出,而書籍亡逸,無可征考。或雖未譯出,而此故事僅憑口述,亦得輾轉流傳至於中土,遂附會為倉舒之事,以見其智。但象為南方之獸,非曹氏境內所能有,不得不取其事與孫權貢獻事混成一談,以文飾之,此比較民俗文學之通例也。